比尔·盖茨最新自传自爆豪门原生家庭内幕

发布时间:2025-04-21 03:08:34   来源:火狐官网下载

  2025年2月4日,比尔·盖茨的自传《源代码》出版。在书中,盖茨以个人视角,讲述从童年到初创微软时的人生故事。

  盖茨家族的财富,可追溯至他的曾外祖父詹姆斯·麦克斯韦。麦克斯韦幼时辍学,15岁时在一个银行家家里找到挖地下室的工作。两个月后,银行家给麦克斯韦提供了在银行上班的机会,作为对其辛勤劳作的认可。

  积累十几年银行工作经验后,1893年,29岁的麦克斯韦搬到华盛顿州,入职美国外汇银行。工作之余,他热衷公共事业,在有千余名人口的小城南本德当选市长。

  同期,麦克斯韦与友人共同成立了一家小银行,但他们的时机选得实在不好,这家银行没能挺过萧条时期的银行倒闭潮。

  1906年,麦克斯韦搬到西雅图,并于次年入职西雅图国家银行。一年后,他成为该行高级副总裁。1911年,麦克斯韦跳槽到西雅图国家城市银行,任职总裁至1929年,并担任国家商业银行董事长至1948年。

  麦克斯韦很看重提升行业和社会影响力,故在本职之余,兼任西雅图结算所协会主席、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西雅图分行董事、华盛顿特区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咨询委员会成员、北方人寿保险公司董事、华盛顿州记者俱乐部终身会员等诸多身份。

  麦克斯韦的儿子小詹姆斯(即盖茨的姥爷)子承父业,成了银行家。他的妻子(即盖茨的姥姥)阿黛尔·汤普森出身平凡,但智力非凡,从小博览群书,亦是出众的篮球运动员。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华盛顿大学,并因此与小詹姆斯相识。

  阿黛尔酷爱桥牌等棋牌类游戏。盖茨长大后对姥姥最深的印象,便是她总是带着孙辈在豪宅里一起玩牌。

  盖茨的妈妈玛丽,遗传了阿黛尔聪明好胜的特点。她学业出色,热爱交际,擅长高尔夫、游泳、网球、骑马、滑雪等多种运动。长大后,她考入妈妈的母校华盛顿大学,并当选学生会秘书及姐妹会主席,还夺得滑雪比赛冠军,可说是校园风云人物。

  威廉身高约两米,性格温和,父母靠一个家具店勉强维生。他上不起大学,但又不甘重复父母的人生,因此,高中毕业后,他入伍服役三年,并在退役后,根据《权利法案》的相关福利政策,进入华盛顿大学念书。

  毕业后,威廉和玛丽在布雷默顿市的高知白人区定居。威廉成了律师,玛丽则在短暂的教师工作后当了家庭主妇。1955年出生的盖茨,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。

  20世纪初,基督教科学会开始在美国西海岸流行,教徒人数迅速增加。盖茨的祖辈都成了该教虔诚信徒。1960年,小詹姆斯依据教规,拒绝对自己的癌症采取医疗措施,在痛苦中走向人生结尾。

  年幼的盖茨,对这些没有印象。当时的他,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唯爱读书和数学,性格自闭又好胜。

  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,正好赶上二战后美国经济最繁荣蓬勃的时候。全美各地大兴基建、政府大力推动航空航天项目、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、恩格尔巴特提出现代个人计算机交互概念雏形......生活似有无限潜力,人人都对未来满怀期待。

  野心勃勃的玛丽,把这份期待落实到了自家。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家族是肯尼迪家族,他们漂亮、成功、爱交际、爱运动,站在一起气势如虹,集齐了民众对完美家庭的幻想。玛丽想把自家经营成肯尼迪家族的复制版。这不止包含对财富的追求,更是对声誉和地位的渴望。

  她和威廉在社区服务活动上投入大量时间。他们在青少年联盟、儿童骨科医院和联合之路等机构从事志愿服务,也会亲力亲为地帮非营利机构制作宣传牌、进行活动讲解。

  夫妻俩的交友圈,都是和他们一样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的精英。这些人对前往纽约或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没兴趣,只专注耕耘本地关系网,以获取政商界的影响力。

  玛丽细心掌控家中大事小情,对孩子严格管教。不过,她很快发现,盖茨并不是典型的好学生。他虽然平时喜欢大量阅读,在课堂上却常常走神,还会在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无法自控地大叫、举手。他对与同龄人交往毫无兴趣。

  盖茨也开始发现他和同学的不同之处。他对感兴趣的事情极度专注。那些让其他小孩倍感苦恼的数学题,他总能瞬间得出答案,但他其他科目成绩很不稳定。

  校医对盖茨进行全方位检查后,判定他是“智zhang”,建议他复读五年级。威廉和玛丽没有采纳这个建议。

  糟糕的成绩带来的压力,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亲子关系。玛丽生完三胎后重回职场,不断晋升,威廉也升任所在律所高级合伙人,夫妻俩日常交往的是华盛顿州州长丹尼尔·埃文斯这个级别的人。他们自然会用同样的高标准要求孩子,但盖茨油盐不进。

  那时的盖茨,要么一连几天一语不发,要么和父母争吵,连性格素来温和的威廉,都气得揍了盖茨好几次。有天,盖茨在餐桌上说了刻薄话,威廉走过来把一杯水倒在盖茨头上。

  为解决盖茨提前到来的叛逆期,威廉和玛丽遍寻心理和教育领域的医生。那些年,他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着孩子见专家。

  这段痛苦的青春经历,给一家人留下不小的创伤,1980年,当时已25岁的盖茨,在观看电影《普通人》后大哭。片中讲述的痛苦家庭关系,令他产生强烈共情。

  度过叛逆期后,盖茨相对乖巧了些。他从小就对父母参与的社交聚会耳濡目染,因此如法炮制,在校内组织了一个叫“当代俱乐部”的团体。在盖茨父母帮助下,这个俱乐部考察了华盛顿大学和一些非营利组织,并为儿童早教项目募捐。

  13岁那年,盖茨在父母安排下,进入位于西雅图郊区的私立男校湖畔学校就读。这个学校,改变了盖茨的人生。

  盖茨入学时,班里的约50个同学几乎都是白人男生(几年后该校改为男女混校),他们的父母基本都是律师、医生、银行家、大企业高层、工程师等当地精英。很多同学在入校前,就已通过父辈的关系网彼此熟识。

  在崇尚体育的美国校园,盖茨从来当不成风云人物,在湖畔也不例外。他一直是独来独往的书呆子。更令他难受的是,他的成绩也不算好。

  不过,他很快找到热情所在。1968年,湖畔学校租来一台Teletype公司的ASR-33自动电传打字机。为了凑齐租这台机器的3000美元费用,学校前一年还向家长进行募资。在那个连大企业都罕有打字机的年代,校方此举可谓相当大胆。

  当时BASIC编程语言已问世四年。盖茨利用其所学,输入了他人生第一段计算机程序:

  这种秩序感令盖茨倾心不已,他开始编写一些小游戏。做擅长的事带来的正反馈,令他越发上瘾,也让他结交了保罗·艾伦、肯特·埃文斯、里克·威兰德等朋友。

  当时,使用计算机成本极昂贵,盖茨等人很快难以负担。盖茨同学的家长莫尼克·罗娜听闻此事,提出一个大胆想法。

  罗娜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副主任,她当时刚创办名叫计算机中心(CCC)的分时计算机公司。她致信湖畔学校,表示可向学校出租计算机,并让盖茨、保罗等计算机爱好者免费使用CCC的DEC计算机,条件是他们要为CCC进行正式营业前的故障排查工作。根据当时CCC与DEC之间达成的协议,每发现一个漏洞,DEC就给CCC免除当月计算机租赁费。

  罗娜敢如此信任这几个十岁出头的小孩,与其个人经历有关。生于法国的她,曾在战争期间担任儿童诱饵。她知道小孩子有无限潜力。

  获得校方和家长同意后,盖茨、保罗、里克、肯特四人组就上岗了。这些“童工”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待在CCC的门店里,操作着那些单价高达50万美元的计算机,用稚拙的语言记录他们发现的漏洞,乐此不疲。

  没多久,CCC因经营问题倒闭。1970年秋,湖畔学校找到了新的计算机供应商ISI。ISI的一个客户想实现工资系统自动化,于是ISI找到盖茨团队,要求他们在三个月内完成项目,且要使用当时盖茨不懂的COBOL语言编写程序。

  盖茨日以继夜地扑在这个叫PAYROL的项目上,威廉和玛丽完全不干涉他。他研究各州税收、联络美国财政部、了解储息债券扣除规定......期间,年纪较长的保罗、里克提前毕业。最后,16岁的盖茨和肯特,用九个月的时间,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。

  收取报酬时发生一件插曲。ISI拒不履行先前承诺的免费计算机使用时间。威廉知情后亲自与ISI交涉。两周后,盖茨和肯特终于收到5000美元的电脑使用款。威廉从中收取了11.2美元的律师费。

  之后,盖茨和肯特还接下给湖畔学校编写学生课程注册程序的任务,报酬是每小时2.75美元。他们在大约三周的时间里,与其他四名老师合作,以每天工作20个小时的强度,在截止日期前一晚成功运行了程序。

  校方对盖茨等人的工作成果极满意,进而让他们编写一个包含学校全部事务的升级版程序。

  此时盖茨和肯特手下已有三个低年级生为他们工作,且他们还在招聘新人。此外,他们有许多事要处理。盖茨忙于繁重课业,而肯特除了课业,还向学校管理人员提报学生纪律管理论文、推行微积分试点项目、在华盛顿大学开设登山入门课......

  为完成学校项目,盖茨联系保罗帮忙。他们以近乎疯狂的工作量,窝在一个房间里赶工一个月,最后顺利完工。艾伦也因此成为盖茨的新事业伙伴,二人开始了名为Traf-O-Data的交通计数器开发项目。

  虽然盖茨热爱计算机,但在70年代初,这仍是充满未知数的行业。因此,他按照父母的规划,早早为报考大学做准备。1972年,他前往华盛顿特区,与其他几名高中生一起,在众议院做了一个月学生立法助理。

  之后,盖茨又接下邦纳维尔电力管理局的项目。为了不对高中正常毕业产生一定的影响,威廉和玛丽带着盖茨与湖畔学校校长丹·艾罗商谈。艾罗对盖茨的校外活动全力支持,表示会把他的上班时间列入“独立学习”时间。

  盖茨在电力局项目上再次突破工时纪录。他长时间待在地下工作室工作,曾连续四天不洗澡、几乎不进食。

  待到申请大学时,盖茨出众的社会工作经历、接近满分的SAT成绩(满分1600,他考取1590)、优越的家境,令他在择校上无往不利,哈佛、耶鲁、普林斯顿都向他发了录取通知。盖茨选了哈佛。

  盖茨在哈佛的第一个学年过得不甚愉快。在天才云集的哈佛,他的课业成绩拿不出手;对创业的渴望,时时刻刻折磨着他。期间,他曾通过父母的人脉,给Traf-O-Data找了个潜在客户,但因产品展示时发生故障未达成合作。他和保罗在霍尼韦尔找了份初级程序员的工作度日。

  1974年12月,保罗把《大众电子》杂志的1975年1月刊拿给盖茨看。杂志中写道,MITS开发了一款售价仅为397美元的微型计算机Altair8800。家家户户都有电脑的时代即将到来。

  不过,Altair8800实在不是没有编程知识的普通人可轻易操作的,哪怕想输入一个字节,也至少要翻转9个开关,遑论更复杂的指令了。

  报道未提及是否有专为这台计算机设计的程序,盖茨和保罗于是从中看到商机。但他们手边既没有Altair8800,也没有该计算机使用的英特尔8080处理器,无法测试程序。

  盖茨和保罗于是致电MITS,谎称他们有可用于英特尔8080的BASIC解释器(一种能够把复杂编程语言转译运行的程序)。MITS回复他们已接到多个类似电话,谁能最快拿出成品,谁就能谈成这笔交易。

  几个月后,盖茨和保罗在MITS的高管面前完美演示了他们的程序,MITS高层十分满意。

  为了与MITS签合同,盖茨和保罗为他们自己的初创公司想出了一个将会名留历史的名字:微软。

  盖茨没高兴多久,就收到哈佛计算机实验室的通知。实验室发现,盖茨在2月、3月使用实验室电脑的时长分别达到711小时、674小时,其中有相当多的时间被用来进行他的私人商业事务。而且他还把未经许可的保罗等人也带进了实验室。

  学校的行政委员会对盖茨的行为进行了调查。盖茨面临被开除的风险。听到消息后,威廉马上飞到哈佛为盖茨保驾护航。

  玛丽当时已迈入事业新高峰。她不仅是华盛顿州第一州际银行首位女董事、金县联合之路首位女主席(几年后又升任该慈善机构的全国主席),同时还在华盛顿大学、西雅图基金会、优尼加德安全保险集团、太平洋西北贝尔电话公司等机构担任董事会成员。一个被大学开除的儿子,无疑会给这份履历加上污点。

  到了1976年,盖茨一边处理学业,一边签下与NCR等公司的新合同。通过这一些交易得到的酬金,盖茨给微软招聘了首个授薪员工马克·麦克唐纳(他也毕业于湖畔学校)。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盖茨大姐克里斯蒂,也会帮微软处理税务问题。

  为在微软的发展投入更多精力,盖茨于1977年1月致信哈佛校方,要求休学至那年秋天,并申请将毕业时间延后至1978年6月。他向父母保证,若微软不成功,他定会重返校园。

  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。1976年MITS被Pertec公司收购后,就是否能将Altair BASIC版权授权给其他公司,与微软产生分歧。近一年的漫长诉讼后,微软终于拿回版权。期间微软的财务情况一度紧张到发不出工资,全靠零星散单和员工接济,才撑了下来。

  玛丽给风雨飘摇的微软带来重大转机。1980年7月,她向联合之路的成员、时任IBM总裁约翰·欧佩尔介绍了微软。

  IBM当时正准备推出个人计算机产品,且为缩短开发周期,决定外包关键软硬件。微软并无现成产品,但盖茨为把握机会,以五万美元买下SCP开发的QDOS系统,稍加修改后命名为MS-DOS,后推销给IBM。

  在MITS的诉讼上吃过亏的盖茨,这次以“授权许可”而非“买断”的方式与IBM合作,使微软得以保留所有权,并有权向其他厂商销售。

  IBM低估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性,认为硬件才是核心利润来源,因此未对该条款提出异议。

  1981年IBM个人计算机发布后迅速占领市场,MS-DOS作为其默认操作系统,成了行业标准。之后,微软将MS-DOS授权给康柏、戴尔等IBM兼容机厂商,并通过每台个人计算机收取授权费,获得持续收入。

  至此,微软从编程工具供应商转型为操作系统霸主,掌握了个人计算机生态的核心入口。他们后续推出的Windows系统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地位,形成“操作系统+应用软件”的垄断链。

  当年被欧佩尔称为“玛丽·盖茨的儿子办的那个公司”的微软,在进入1990年代后,超越了IBM,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霸主。

LX-43AC  ComExpress龙芯3A2000主板模块LX-43AC  ComExpress龙芯3A2000主板模块